從陌生人到點頭之交、從點頭之交到朋友、再從朋友到摯友;從摯友到朋友、從朋友到點頭之交、再從點頭之交到沒朋友,以上,就是我FACEBOOK的發文隱私設定之變化。從以前到現在,我的交友圈演化如此。
我會了,我終於開始學會『做人』了。
對於自己不喜歡的人,永遠不能表現出來;至於對自己喜歡的人,則是可以表露無遺不要緊。因為前者只會顯得你度量狹小、一根腸子通到底外加不會做人,如此只會被人討厭,減少人脈;而後者只會讓人更加認為你的單純無暇,天真善良又可愛的熱情態度,更討人喜歡。而待人處事,小時候不是如此,長愈大,愈是如此。
那些現在與你不合之人,有可能是現在的『道不同不相為謀』,以後不見得不會不合,也不見得不會再遇到;因此,需要極度留下,因為人脈網,是當今社會化之高明「存在」手段。至於那些現在與你頗合之人,未來不見得會繼續相合;然而,你還是得保留這些人,因為他們曾經是你的朋友,卻也有可能在你轉身之後成為敵人。要多一個敵人還是少一個朋友?請理性選擇這一項設問法之激問(反問)。
正所謂:『沒有永遠的敵人,亦無永遠的朋友。』不過,這個世界上也沒有永遠都能討好所有人的人。遇到不喜歡的人,你也沒必要熱臉去貼冷屁股。一旦這種事做多,你只會落人口實、受人鄙視,更顯現不出自己的骨氣。可以以和相待,保持距離即可。因為做人,還是要有自己的水準與風度。那樣,你方能顯得高貴而有價值。
現在的我,忙碌不堪的我,突然在一瞬間,明白了這一切。看來,還是要讓自己遇到挫折與挑戰,才能保持腦子清醒。像個作家般、訓練自己用明亮的雙眼觀察這一切,四周發生的一風一草,皆是關鍵。像電影《深夜加油站遇見蘇格拉底》中說的,那些微小的動作、細節的聲音,皆是示意你當下正在發生的一切,要你注意、要你觀察;既然每一刻、每一秒都有事情在發生,那麼這是尋常、亦是不尋常...
這一部分是我的錯,沒有注意到自己究竟攬下了多少擔子,導致忙得一團亂、毫無邏輯可言。但要不是沒有足夠的『人才』與『責任心』,我又何必自己跳出來,只是為了今年法文系畢業公演之完整性而擔心不已?從演員道具、劇本字幕、舞蹈、到負責編舞的音樂,我全權參與,單肩扛起。演戲是單純興趣與選課目的、劇本是缺乏中法翻譯人才、編舞是只有我會、音樂則是相隨而來......當然,其中的工作更是不在話下,更是不再所有人的眼下,一堆行程安排、編舞排樂、約練戲約練舞、約老師助教修劇本、和找舞者後被拒絕又要重找、還得注意上台演員與舞群是否衝突......等等繁複事項,都是無可避免。
只要我有時間,我願意花心力投入戲劇;秉著一副同理心,我也希望班上的人跟我一樣用心,而不是只有我一個人在忙大頭。更糟的是,原以為四下會少點事,讓我專注於此,然而二三年級不提早把課修完而今後悔不已的我,更是為此、為了自己的懶惰而差了五學分就能拿到英語菁英學程的證書,最後還是放棄了。因為自己真的做不到,也沒有時間做。況且,我再過一個禮拜就要碩士筆試和面試,連最重要最花錢的這事都還沒準備好,一開學就被忙得一團亂,我真的是一個頭兩個大。至於那些寒假預期要整理好的上學期法文會話和翻譯筆記、以及必須持之以恆的網誌與粉絲頁寫作、跟老師同學借了一個學期都還沒看完的書堆們、和二月底就要截止的龍顏文學獎小說都還沒完成,又有緊接而來的法文檢定C1課程得上,還有開學第三周就得開始的法語角,和隨著時間過去而不停累積的新課筆記及作業...... 我已經放棄英語菁英學程、三月的多益考試、信鴿讀書會和資源教室的聽打工作,甚至延後說好的四下麥田出版社實習,我還能再繼續放棄甚麼、甚麼更重要的?
好累,我不能突然這樣對自己說,不能像那些不負責任的人一樣,打著一句『不敢上台跳舞』、『對演戲沒興趣』和『做一件事情就要做到最好』的名號,而拒絕配合演出。換來其後果,就是給我帶來更多的麻煩。我知道導演她們也不會嫌到哪裡去,但我真的覺得我的職位可以擔任舞監了,一堆瑣事等著我去安排解決。我也有接下五月的戲劇比賽的演員甄試,我絕對不會比任何人還不忙,但是我沒有拒絕,我只是一直SAY YES。這樣的我是否很蠢?只因那都是我的興趣,戲劇、舞蹈、文學、寫作、翻譯、筆記......興趣太多、太廣泛,多到我無法一一顧及,卻總在專一之後,深怕自己過於狹窄。永遠在專精與廣泛之間,如此矛盾。
我究竟,是做了甚麼事?會讓自己處於今日這般地步?我疑問,快要變成懸問。是上學期坐以待斃、懶惰至上的害死自己,抑或總愛在畢業前夕方展開冒險的結尾故事?每一次,總是如此。每一次,總是在畢業前才與班上同學熟埝。五專是如此,是因為畢業公演,沒想到大學亦是如此,只不過這一次,我決定自己上台,並幾乎負責了一切。一方面,我喜歡在熟悉環境與同儕之後,讓自己外向友善的一面嶄露無遺,順便蒐集好人緣以及有趣的朋友。要知道,要有他們的環抱,才有這個我,這一個始終與人同名之人。
在非屬於我的圈子,我永遠無可避免地低頭害羞,而我厭惡如此,所以需要討好所有人。儘管跟不熟之人,也能因為身旁有相識的媒介而不過於生疏。這就是我要,所以我努力做好一切,所以盡量說好,甚麼都好。不接也好、不扛也好、不來也好、不跳也好、不背台詞也好、不演也好......無論你們說甚麼,我都不會臭著臉說不好,因為我還得留著這一張臉吃飯,出去之後靠這一份良好的『關係』,繼續方便地吃飯。
幫我的,我感激;方便我的,必愛之。
擋我的,我笑之;不便我的,請敬之。
因為得罪過人,因為直接出『文』傷人,結果雖然是避免再與之相處,但當然也得到了另一群朋友的刮目與尊重。但,那都是前期反應,後期效果則是,那些我曾經處不好的,理當也不會讓我處得好。目前來看,偶爾總是無可避免地遇見,藉由一些緣故,而不讓你方便,甚至造謠中傷。我也的確反擊回去,但現實證明,這所發生的一切,從來就沒有好下場與好效果。一旦衝突發生,要不是小說漫畫裡發生的『不打不相識』,現實裡往往是『不打就沒事』。
所以,從現在開始,我要收斂起自己的嘴。儘管臉部表情難以深藏,眼神與神情透露著一切,但你可以佯裝,可以保持禮貌、與距離。就是不要『得罪』他人。三下的我還不知道其嚴重性,那是因為還在校園裡,還在攻擊性不強的非社會圈中。但隨著年紀增長,『得罪』這一件事情慢慢起了變化。與我不合之人雖說沒那個意思,但總會在無形之中表現出來,無論是厭惡的眼神、抑或無意傷人之舉。這我明白,我不怪他們,因為我自己也會這樣;那些不小心做出的討人厭舉動,真的不是有意,但就是會自然而然地蹦出來,任誰也就不了,解釋也挽回不了。他們不是敵人,只是現在道不同不相為謀,所以我不怪他們,畢竟在這個世界上,永遠有北極與南極。南轅北轍的人類,又怎麼可能永遠站在同一條磁場之上?不,這提問的答案永遠都是不可能。所以我可以饒恕他們,而這也間接顯示我的心胸寬大,儘管一開始被衝康的都是我本人。
想通了的我,現在感覺異常良好。我想開了,這個世界,做人如此簡單。對討厭之人,可以在心中充滿不屑,但是麻煩,臉上請做出『敬』之禮。你可以開始把自己藏得很深了,因為你開始明白,有些事情,就是說了出來也真的無濟於事,而對方也不見得是你能夠傾吐之人。既然如此,何必相害?何必讓對方感到自己的單純愚蠢,而總是不由自主地產生邪惡念頭而陷害於己呢?沒有必要,真的沒有必要。想講甚麼不好聽的話,就對那些不相干的人事講去吧!因為那不會讓相關人士聽到、亦不會害到自己。保全自己,才是首要當務。
一起開心地戴上假面微笑,愉快地保護自己吧!
沒有人會怪你,因為沒有人有資格怪你。
Oh, oh, oh, oh, oh, sometimes I get a good feeling, yeah
I get a feeling that I never never never never had before, no no
I get a good feeling, yeah
Oh oh, sometimes I get a good feeling, yeah
I get a feeling that I never never never never had before, no no
I get a good feeling, yeah
音樂來源:
Flo Rida - Good Feeling
https://www.youtube.com/watch?v=3OnnDqH6Wj8&index=18&list=RDVHoT4N43jK8